1.填报平行志愿如何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
高校招生是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照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录取结果就形成了高校各年度的录取数据。因此,高校往年的录取数据就成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实行平行志愿后,如何分析和运用这些录取数据呢?
首先,要参考高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
由于每年考生整体的考试情况不同、招生计划的变化又会影响各批次录取控制线的划定,且考生志愿的报考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使得各高校的录取分数往往是处于波动状态的。
有一部分高校的录取分数波动较小、相对稳定,但是也有一部分高校的录取分数波动较大。
因此,如果机械地照搬参考上一年的录取分数,就会不准确。因此,在选择高校时,最好是把这所高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做为一个单元来整体考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参考几年的录取数据,从录取分数的波峰和波谷变化振幅中把握录取分数的变化节奏。
需要说明的是,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以后,投档考生成绩高低差异逐渐缩小,总体向平均分中轴线集聚,这样就会减少高校招生“大、小年”情况,高校的录取分数会相对的稳定,波动幅度会减小,因此,往年录取数据的可参考性就大大提高。
其次,要参考近3年全省的成绩分布情况。
每一年试卷的难度不一样,各个分数段考生分布也不一样。比如同是650分,今年全省位次与去年的全省位次就不一样。比较科学、准确的办法应该是成绩在全省的排名情况,即具体的位次。假如今年理工650分,在全省排名180位;而去年的650分,却排在120位,就说明今年高分段的人数较去年增加了。
再有就是超过当年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的比较。假如今年650分超过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70分,而去年的650分,却超过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100分。说明今年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比去年提高了30分,高分段考生的人数也增加了。同样的650分,“含金量”就比去年有所降低了。
第三,要参考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与当年同批控制分数线的差值。
由于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招生“大、小”年情况减少,高校的提档分会相对的稳定,因此,这种办法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高校去年的最低录取分数是650分,超过同批控制分数线90分;前年的最低录取分数是680分,超过同批控制分数线100分;大前年的最低录取分数是640分,超过同批控制分数线80分;说明该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一般是超过同批控制分数线90分左右浮动。这样,超过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90分左右的分值就是很有效的参考值。
当然,考生还应该选择不同档次的学校,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比如你超过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100分,可以选择前面说的近三年超过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90左右的学校,也可以选择近三年超过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80分或者70左右的学校,以增加录取几率。
提醒考生,除了以上介绍的参考高校的录取数据之外,高校招生计划的增减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高校招生计划的增减也会影响高校的录取数据。因此,要综合考虑。
2.平行志愿中5所高校如何选择和定位?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后,考生在志愿高校的选择上非常重要。应当比较客观地依照自己的成绩确定自己位置,从而选择比较符合自己情况的高校志愿。
首先,要结合自己高考成绩在全省的大概位次、本批次的招生计划情况、以及拟选择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往年的投档分数线等情况,来填报与自己投档成绩相匹配的招生学校。
其次,要合理搭配5所平行志愿高校。在同一批次的一组5个平行志愿中,高校的搭配非常重要,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要高的学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要求低的学校。
同时,还要注意5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可参考“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口诀”来选择学校,合理确定各志愿高校之间的梯度。
第三,要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学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前面。尽管是平行志愿,但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在一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将你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第四,注意学校和专业之间的有效搭配。优先选择专业的考生不妨把学校的层次降低一些,这样在所报考的学校中才会占有分数优势,录取到满意的专业;优先选择学校的考生,不妨避开热门专业且多填报专业志愿,最好服从报考学校的专业调剂,这样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