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名校的道路是一场长期的“军备竞赛”,在这条不归路上,你可能要面对失去家庭欢乐、夫妻感情、母子亲情的风险,然而,有多少家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最近,一档新节目刷爆朋友圈。由央视原主持人李小萌召集,她的朋友演员陶虹、儿童教育探索者粲然等参与,在《@所有人》第一期里,集体讨论了一个重磅话题——《孩子,你不成功也没有关系》。节目中所有嘉宾的价值观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你的方式度过一生。”
但是节目一出,很多家长都在讨论,每一方的观点都言之成理。支持者说,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的世界,今天苦苦背的答案、做的习题、掌握来的知识,将来只需要打开互联网,就可以在云端秒读取,根本不值得为此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和个性。
反对者也说,只有那些早已获得优渥条件的家庭,才有底气这样对孩子说,因为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存在起跑线的问题,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到达了一般人可能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毫无疑问,这个节目、这个话题,就是为了直直戳中夹在金字塔中间的我们的痛处——看似有很多选择,却无时无刻不在权衡利弊,生怕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相信每个妈妈在进产房之前,全家人都只怀着两个最单纯的愿望:只希望孩子平安降生,只希望他/她一生快乐。带着如此无目的的简单美好,孩子上小学前,大部分家庭都可以保持欢声笑语,孩子像”天使”(即便调皮捣蛋),妈妈像”圣母”(即便偶尔失控)。
可是一旦上了小学,家庭关系就会重新洗牌。曾有位儿童教育界的前辈语重心长地提醒我:“好好珍惜你女儿没上学前的这几年吧。谈什么母女情,等孩子有一天考试不及格,排名倒数,再来和我谈母女情。”
父母对教育的选择,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成长?
比《@所有人》中嘉宾演讲更有说服力的,是一部叫做《零零后》的纪录片。这是国内第一部长期跟拍儿童成长的纪录片。从2006年起,摄制组开始在一所幼儿园跟踪记录了十多位00后的孩子,记录一直持续了十年,这些孩子们从幼儿园已经上到了中学。十年过去,时间改变了他们的外貌,赋予了他们独立的思想和自主的行动。影像记录了父母、社会、学校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3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
第一个男孩叫锡坤。他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好妈妈。十年前,个性化教育还远不如今天这样在父母中间流行,但是锡坤的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清楚要给孩子探索的自由和空间。她觉得儿子对物质的好奇心很重,几乎不给他设限。片中,四五岁时的锡坤,有一次在厨房里点火烧挂面,盆里火很大,其实看起来有点危险;他又浇了一缸子水灭了火,盆摔在地上,里面的灰烬、污水洒了一地。在绝大部分中国家庭,如此行为,即便不挨揍,也会被狠狠地教育一顿,但是锡坤的妈妈强调,做妈妈的要有足够的耐心。
锡坤的妈妈确实非常有耐心,对孩子说话,从头至尾都是和颜悦色。她对孩子的科学探索也非常上心,甚至还帮孩子在家里建了一座“锡坤实验室”。锡坤在妈妈的鼓励和支持下,在科学实验上也显露出了一定的能力。但是,在片中也能看出来,这位妈妈从始至终对孩子的表情都透露出一种“担心”。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心,一方面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产生“这不是我选择的”、“我是被逼的”种种逃避心态。十年以后,锡坤不善和人交往的性格,又成了妈妈的一个心病。
第二个男孩叫梁昊天。他的爸爸、妈妈和很多第一次当父母的人一样,起初觉得对孩子不需要有什么要求,快乐就好,所以昊天小学上的是国际学校。但是到了选择初中的时候,父母深思熟虑以后,觉得还是走传统的路线最保险,所以又回到了公立学校,为了考学,还报了许多课外辅导班。家庭氛围就此变得紧张起来。爸爸常常要辅导昊天做功课,孩子做错了,爸爸忍不住脾气上来,就会咆哮。每到这时,昊天就觉得“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中考前,昊天夜里睡不好,白天上课就更难集中注意力。他觉得打从内心感到累。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啊,这句话真叫人心痛。但是父母觉得他复习的努力程度还不够,他们希望孩子能够用功到必须得父母出手制止他再继续努力下去才行。
第三个女孩叫萌萌。她的故事一开始,爸爸边开汽车,边对女儿说:你知道常春藤大学在世界上排名第几吗?北大、清华又在世界上排名第几?萌萌坐在后排,全程插着耳机,眼睛看向窗外,对爸爸的话无动于衷。她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小时候萌萌是爸爸的小棉袄,爸爸送她上幼儿园时,她都要哭着抱住爸爸很久不肯撒手。可是13岁进入青春期,萌萌忽然变得非常讨厌和父母在一起。每天在家,大部分状态都是插着耳机,躺在自己床上玩手机。
萌萌变成这样,有一部分是因为青春期叛逆期来临,有一部分是因为父母又生了一个小妹妹,把许多疼爱都转到妹妹身上去了(至少在萌萌看来是这样),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上学以后,爸爸常常为了与学习相关的事教训她。
作为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在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点儿也不轻松。这些故事里发生的问题,我边看边琢磨,假如是我会怎么办。但是,我也不能确定自己将来会比故事里这几位父母做得更好、更明智。
虽然从我的价值观出发,我肯定不认为孩子必须成功,必须考名校,必须和别人走同样的路才会幸福;但是,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说,我也和纪录片里的父母——以及这世上绝大多数父母一样——打从内心深处觉得,孩子和我是一体的,她的成功或幸福,就是我的成功或幸福,哪怕我从理智上觉得这是错误的、早就该抛到历史垃圾堆里去的陈旧观念,我从情感上也越来越说服不了自己。
我想,这也就是中产父母走不出的焦虑困境——只要你的心和孩子绑在一起,你们就是休戚与共、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你又怎敢对他说:你不成功也没关系。
对,可以不完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必日进斗金,光宗耀祖;但至少也得像龙应台对她孩子说的那样:“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在《零零后》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家庭是这样的:
一个叫一一的女孩,从3岁入园起,就只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坚决不爱交朋友。老师轮番对她做思想工作,甚至问她:将来长大你总要结婚的吧,结婚之前你得先交朋友啊。这个孩子非常有主见,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她的这番言论,是有底气的。底气就来自于她的父母——在我看来是这些故事里最通情达理的父母。他们理解孩子自己的时间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别人、既善于独处内心又阳光的人。说起来很简单,了解“你的孩子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哪里”,这非常难,很多大人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
假如用一颗橘子的成长轨迹,去要求一颗苹果,当然会失败。比如,我女儿个子很小,但是每一年她体检,医生都会拿出她自己的生长曲线,告诉我她在自己的曲线上属于非常正常的状态。同样,别人的孩子一岁断奶瓶,两岁戒尿片,三岁背唐诗,四岁洗袜子,十岁给爹妈做饭……这都挺好,但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生长曲线。同样的要求放在成人身上,就是催结婚、催生娃、催这催那,都一样是在制造时间的焦虑。
我们常常在教育类的图书、文章、讲座里,看到关于成长的多少个关键期、窗口期,所有人都在制造一种恐慌,就是错过永不再来。成长是一条无法回头的单行线,父母们当然无比害怕,可是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成长,人生虽不能逆行,但谁说未来没有机会?人生每个阶段都重要,又都不重要,因为我始终相信,人都有重来的可能和自愈的能力。
一位媒体人曾经分析过父母将孩子送入常春藤大学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但他觉得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策略是,继续纵容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帮他们学会怎么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成绩和指标。请注意,下面这个重点,我觉得很关键——他说,跟孩子在一起花多少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分享他们的乐趣、眼光和世界。
这些都不是搭上自己的人生,只会陪写作业、上奥数班、关心成绩的父母(当然这些也很重要)可以做到的。希望孩子们能以他们自己认可的方式成功,请首先保持作为爸爸妈妈自身的勇猛精进,开阔视野,永不停止对世界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