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攻北大”课题组调查数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北大学生来自“和谐家庭”。在与自己孩子的关系方面,北大学生家长的评价是:
56.1%的人认为“关系亲密,非常和谐”。26.0%的人认为“相处融洽,关系和谐”。16.6%的人认为“偶尔发生争执争吵,但总体比较和谐”。0.5%的人认为“经常发生争吵,关系不太和谐”。
而在与父母的关系方面,北大学生的评价是:
92.3%的人在中小学阶段与父亲的关系“非常和谐或比较和谐”。98.2%的人在中小学阶段与母亲的关系“非常和谐或比较和谐”。
爸爸陪伴孩子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这段时间里孩子的感受如何。如果爸爸整天呆在家里,却都是独自看电视和上网,这种陪伴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真正的陪伴是一起享受各种活动带来的愉悦。一起享受放风筝的愉悦、猜谜的乐趣、做手工的新奇……这些花样百出的活动,不光拓展了孩子的视野,还会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其动脑、创造意识。更重要的是,爸爸的陪伴,让孩子体验到成长中别样的乐趣。
有的忙爸爸为了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离开家孩子还没醒,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觉了,又不忍心把熟睡中的孩子叫醒,因此,久而久之,爸爸和孩子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实忙爸爸可以拿起电话,与孩子之间开一条热线。午休时间拨过去,跟孩子联络一下感情;如果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可以选择晚餐时间,即使出差的日子也不例外。和孩子聊聊他感兴趣的事,问问他在家里或幼儿园里玩的什么,分享他的快乐,帮他排除困扰。一旦确定了可要“雷打不动”,这样才能增进父子(女)交流。
如果您需要临时加班,最好提前知会孩子一声,免得忙过了头儿,而给孩子造成“爸爸不守信用” 的印象。当然,如果在加班间歇,也能给宝宝来个“闪电通话”,那是最好不过了。最后一点,还可以经常提醒宝贝:“想爸爸了就给爸爸打电话”。
陪伴孩子注意以下几点:
爸爸与孩子互动玩乐,要进入他的“语言表达系统”,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下雨天,一起穿上雨鞋踩水花;用橡皮泥捏小兔子、小鱼等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孩子生病卧床时,给他讲故事、讲笑话;偶尔和孩子抢玩具玩;傍晚,一起去逮知了……与孩子进行这些有趣、新鲜的活动,对于爸爸来说,回归童真,也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呢!
哲学家周国平在《宝贝宝贝》曾写到做孩子的大玩伴,而且是特别舍得花时间,“我觉得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间是特别短暂的,你现在少写一些东西、少挣一些钱在以后都是可以弥补的,可孩子的童年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尽力调侃,在孩子面前搞笑,她也会和我互动,所以我觉得孩子的幽默和我的这种努力也是有关系的。”
调休的时间里,去送孩子上学或接他放学。如果他在家,留出部分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嬉戏。或许您已经很累了,但是这样的间隙会让孩子获得真实的父爱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重新检视自己的日程表:上下班、开会、发E-Mail、消遣……把“水分”滤掉,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假日尽量推掉一些应酬,和太太、孩子一起郊游或看展览、演出,享受家庭相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