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家庭教育问题,多源于角色错位,父母别还不自知


2020-05-11 09:04   团子育儿说  浏览量:224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庭带给孩子影响,几乎是一生的,而其中母亲对于整个家庭和孩子的影响是更甚的。宋庆龄就曾针对母亲在家中的意义影响重要性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

在现代社会,女性地位虽有所提高,但是被赋予的“使命”也愈加增多。不仅要在家庭中,做一个贤惠的好妻子,做孩子的好妈妈,还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在职场中能够有自己的一片领地。很多女性因为精力有限,不可能三面都照顾得面面俱到,在身心疲累的时候有时只好做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是选择家庭还是职场。女性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导致很多妈妈们在家中的情绪也颇为不稳定,有些焦虑。同时,因为女性要顾及的事情太多,并不能全方位的把精力放在一处,所以有时也会造成家庭中的角色错位。

48540923dd54564e46a286ff6b473c84d3584f55.jpeg

作为家长是要对孩子负责任的,角色错位的家庭,焦虑的家长会导致孩子心理的不平衡,出现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所以,当一个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大概率我们找原因都能发现与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有一定的关系。

角色错位的家庭,是孩子心中的伤口

通常在一个角色不完整的家庭中,母亲扮演的是一大半的角色,父亲经常缺席。这种“弥补式”扮演的方式,其实会导致孩子缺失来自于父爱的安全感。在家庭这个系统中,每一个人都有对应的角色,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要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基础的完整家庭,本来应该是谁来扮演的角色,最后却找人来替演,其实这在孩子心里多少会有感知,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的。

除了父亲的缺席,还有让人十分担忧的是,因为角色错位的家庭情况,会让很多孩子也去弥补替演其中的角色。本来孩子应该是最为无负担、最天真无邪的年纪,只要好好扮演自己孩子的角色就可以了,但是却因为家庭的情况要去承担缺失的那一部分角色。这种情况的孩子会有什么明显的特征?一般孩子是会变得超乎这个年龄的懂事,还会去照料父母。

aa18972bd40735fa785fb07e47c8afb50d2408ee.jpeg

同时,很多家长因为角色的缺失,会想要去“改造”孩子,想要把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让他们完成。我们都知道有一句古话,叫做“强扭的瓜不甜”,用到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如此,很多家长都没闹明白自己所处角色真正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总觉得担任了家长的角色,就可以排布孩子的人生。

之前一直热播的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中,就有一期讲到了父母的缺失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这期节目中的“贾乖巧”,父母优秀但是自己却十分调皮,当父母想要把自己这个不完美的孩子改造成“2号小孩”时,“贾乖巧”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装起乖巧,为了迎合父母的喜爱,开始假装热爱学习不爱游戏。虽然孩子在后来接受到了很多父母和外界的表扬,但是他的心中始终是不高兴的,因为他觉得父母爱的不是本身的他,而是爱的那个听话乖巧的他。

728da9773912b31b7cba3c3b5f81967cdbb4e16b.jpeg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觑

在《浅析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中,就曾明确地指出过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

“孩子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影响有很大关系。家庭是幼儿心理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感情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

其实我觉得孩子就像一一张白纸,喜怒哀乐完全由成人决定,成年人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所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成人正确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学需要家长参与和正确引导。家长的喜怒哀乐和行为态度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孩子的心灵。

8b82b9014a90f60389803a9ae18b131db151ed58.jpeg

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与幼儿家长多沟通,取得幼儿家长的配合,只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发挥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除此之外,因为家庭角色错位、家庭教育不当的孩子,还会在性格和行为上出现一系列不良现象。

1.孩子出现“讨好型”人格

因为家庭的角色错位,孩子面对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有时候心理会出现一种畏缩、害怕的反应,那么体现在孩子的表现上,就是为了讨好父母,去做一些父母喜欢的行为。经典的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面的松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为了让父亲开心,总是办各种鬼脸逗父亲笑。

事实上,扮鬼脸真是松子心里非常喜欢的吗?并不是,只是为了迎合讨好他人,心中迫使自己做出这样的举动。并且,家长要知道,讨好型人格一旦形成,就会让孩子在无形间上了枷锁,在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体现,并且也不容易改正。所以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当,让孩子去承受这样的痛苦。

5243fbf2b21193136b6bd88ebda1acd191238d00.jpeg

2.孩子长大后弥补式做法

在孩童时期,因为家长的关系导致自己压制了天性,本来该属于那个年纪的轻松和肆意,都被抹杀。但是等孩子长大后,尤其是不在父母身边时,就会爆发式弥补,开始“解放天性”。就如同“退化”一般,本是成人的年纪,心理却成了一个“孩子”。

卢梭在《爱弥儿》里曾写到过: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所以,如果家长能多去了解教育孩子的理念,避开那些教育的火坑,将家庭对孩子的发展影响重视起来,每一个家长都能成为“超级家长”。

微信图片_20200319091533.jpg

版权所有 北京学信信息科学研究院 © Copyright 2013- 2020 www.xueyeguihua.com 学业规划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许可编号京ICP备190528880号

客服热线:400-686-8880 平台合作 商务合作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