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昆峰:新高考第一课:从“选分”到“选人”的过渡


2019-06-18 17:36  新浪高考  浏览量:396

2018年,很多地区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全新的教学与高考制度。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也将接触等级赋分制这一新的高考录取评估方式。

自主选科取代文理分科,高考遇40年未有之变革!对考生来说,兴趣、理想,规划从未如此紧迫。 9月7日,《新浪会客厅》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育部高考改革课题专家潘昆峰,为你上新高考第一课。

新高考最大的亮点在于自主选科

相关链接:《潘昆峰:新高考最大的亮点在于自主选科》

新高考不分文理,而是变成“3门固定科目+3门选考科目”的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固定,其他科目考生自主选择,不分文理。同时,新高考采用等级赋分制,最终显示在高考成绩单上的选考科目分数将不是考生的卷面分数,而是按照分数排名百分比折算的成绩。

这样的改变为学生带来自主考虑人生和未来规划的机会,同时也催生了趋利避害的选择,可能导致考生整体科学素养下降的风险。

高分考生更愿意选择传统意义上的理科(物化生);成绩中等的学生会考虑如何避开强有力的竞争,拿到一个高分,进入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学校;成绩更差的考生选择理科的意愿就更低了。

事实上,高校对理工类科目的要求较多,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薪资也相对较高。潘教授建议广大考生,即使出于各种原因不选择理工科,但是还是要认真地学,因为这是一种基础素养。考生在中学阶段打好学科知识的基础,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会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就业产生强有力的支撑。

引导考生认识学科价值,不要光看难度

相关链接:《新高考选科忌只看难度 考生应关注学科本身价值》

根据潘教授的调查,考生往往会从竞争优势和学科价值两个维度来考虑,从而做出选考科目的选择。同时,选科的偏好与性别也有所关联。女孩子更加关注难度,对传统理科的选择比较少,男生和女生在物理的选科中大概有3倍以上的差距。

这里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通过一些方法去引导,去促进、去激励他们能够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正确的选择,不光是对自己正确的选择,也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和整个未来的一个很正确的选择。

新高考选科需要一定的视野,需要对学科本身的价值有准确的认识。人的心智往往在25到30岁的时候才能成熟,所以,在中学阶段,学生看不了这么长远,选科需要一定的引导,要让学生对学科主观维度的判断更加准确一点,更多认识到这个学科本身的价值,而不光看到难度。

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好

新高考是一种倒逼的机制,逼着考生从高中开始考虑职业生涯规划。事实上,15、16岁的高中生做职业规划一点都不早,“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职业规划越早越好。

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兴趣优势,早做打算,可以比别人早一步跨入这个领域,他所接受的知识的深度、广度就更有优势。

如果学生心智没有那么成熟,到选科之前还没有想清楚,可以参加一些职业规划的课程,通过科学的测评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从孩子的性格、特点出发,了解他适合在哪一行业发展。现在多个省份都开设了职业规划的课程,上海甚至从小学就开始了。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会客厅: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新闻会客厅》,我是主持人国杏。

当前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自主选科取代了文理分科。面对多门学科、多种组合方式,考生如何来进行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放眼未来的人才竞争,我们如何来把握高考赛道才能抢占先机?相信这是很多考生和家长都非常想要了解的问题。

新浪会客厅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高考改革课题专家潘昆峰老师,首先请潘老师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潘昆峰: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潘昆峰。说起高考研究确实有一段渊源:我担任过北大的招生考试官,博士阶段一直做相关研究。

新浪会客厅:非常欢迎潘教授今天来跟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新高考改革的那些事

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恢复高考4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一个非常巨大变革。您关注相关方面的研究,觉得新高考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什么?有哪些令人比较欣喜的改变?

潘昆峰:变化确实很大,称得上是40年未有之大变革。此次高考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规模、广度、深度、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并且会影响未来很长时间的高考走势。本次高考改革从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始,第一轮试点从浙江跟上海开始,随后北京、山东等四个省市也开始陆续介入。到今年,有更多省市陆续进行新的改革,可以说铺开的面很大。

网友关注高考改革的技术层面,比如怎么考、怎么报。实际上,高考改革是系统工程,从上到下,最开始要考虑招生计划分配的公平。这次高考改革提出加强中西部的招生协作计划,提高中西部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这样一个目标。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2017年大概是16万多的本科计划,按照招生数量来看,相当于为中西部直接新建了40多所院校。

新浪会客厅:力度非常大。

潘昆峰:对,同时,三大专项计划(国家贫困专项、高校贫困专项、地方贫困专项)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这些考生提供专项的入学机会,这是结合着扶贫大战略做的一个重大的调整。这保证了我们整个高考的公平性,是其中的第一大点。

第二大点,网友们更加关注的是技术上的环节:蛋糕已经切好了,哪些人能够得到这个蛋糕,怎么考、怎么评、怎么录取、怎么报志愿?由文理分科变成“3+3”,这是新高考最大的亮点。高考从文理科的套餐制变成了3+3,可以自主选科的选餐制、点餐制。从以前的一卷定终生,只看分数,变成现在的“两依据一参考”。从一年一考变成像浙江选科的科目,也可以一年多考,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高考改革后,录取模式也有很大变化。以前报志愿,考生以学校选志愿,学校志愿下面是专业志愿,再分档、分级差。新高考把专业跟学校合在一起,像浙江走得更加激进一些,总共80个志愿。

不管在整体分配的盘子上,还是在具体的技术环节上,新高考都有很大变化。如果说最大的变化,对于普通人、家长来说就是选科。

新浪会客厅:这是跟考生最密切相关的。

潘昆峰:对,在我看来,这次高考改革在技术环节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强了选择性。看到这个方案我很自豪、很高兴:中国学生终于有机会在高考之前就思考自己人生和未来的方向。

其实,这样的机会在西方国家很早就有。中国很多学生到大学都不会想这个问题,现在新的高考方案已经出来,考生必须很早就要考虑自己人生未来的规划。

高考从“套餐制”变成了“自主式”的模式,自己定制自己的未来。你的未来跟别人从此可能不再相同,你需要从开始就想清楚自己的未来。这个“定制”包括考试时间的定制,考试内容的定制,考试方式的定制,涉及到方方面面。考生自己开始对自己负责起来,中国40年以来终于走到这一步,我特别开心。

新浪会客厅:刚刚聊到学生要提前思考自己更长远的发展、自己的人生规划,从套餐式变成了自主点餐模式,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这是我们40多年来非常欣喜的的大变革。但是新高考改革也让学生面临一些困惑,自主选择权的增加也让他们思考如何选的问题。除了考虑个人的兴趣,也要考虑科目的难度、长远的发展,因为这时候自己的选择就要自己为它负责了。您在研究中也会关注这个现象,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潘昆峰:由于选科变成自主选择了,中学生需要一定的视野。到底如何去选?按照自己的兴趣选,还是会考虑到学科的难度?方方面面我们也进行了调研。

目前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比如兴趣、成绩。一些专家学者比较困惑或者顾虑的田忌赛马式结果并没有出现。我们在研究中和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至少这两年,从浙江、上海的第一轮的高考改革之中,学生的选科整体平稳,但是有些科目存在一些比较大的问题。比如物理,这是社会上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物理选科为什么那么少?为什么会越来越少?怎么办?这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您说的是如何选的问题。

新浪会客厅:根据您的研究,大家在选的过程中比较考虑关注哪些因素?

潘昆峰:考生会关注自身的优势:我在这个学科中学得怎么样,兴趣和优势是我们调研出的最重要的两点。当然男女有所差别,我们发现女孩子对传统理科的选择会比较少,更关注难度。男生和女生在物理的选科中大概会有3倍以上的差距。

新浪会客厅:差异很大。

潘昆峰:差异非常大。集中地体现在物理这个学科上。难度是我们在做调查的时候提到很重要的一点:物理很难,很多人学不下去,女生不爱学。

但事实上,中国的文理分科从恢复高考以来一直出现延续到现在。文理分科以前,我们认为有人喜欢学文科,有人喜欢学理科,这是基于兴趣的选择。我们后来发现,影响考生选科的不光是兴趣,有很多能力的分层。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实力支撑不了物理的难度难度,会去学文科。当然我这里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实际上会有这样的问题。

在研究中和未来的政策建议中,我们也会去想到底如何去让考生对一些学科主观难度的判断能够更加准确一点。考生应该更多地认识到这个学科本身的价值,而不光看到难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个东西很难,马上对我的情绪带来一个很负面的影响。这个时候人的大脑,情绪脑就开始作用——情绪脑发展比较快,在小孩的时候就能成长起来。但是,让人看得更加长远的皮层需要在25岁到30岁时才能发展得很好。所以,中学生的时候看不这么长远,跟发展也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建议到底怎么选呢?应该分成两个象限。考生首先要看这个学科的价值,另外一个象限是竞争优势。对一个考生来说,如果某个科目的学科价值很高,竞争优势也很大,必然是他的首选;如果这个学科的价值很高,但考生的竞争优势没有那么大,意味着需要慎重考虑;如果学科价值低,竞争优势也很低,考生就不会选了;竞争优势高、价值低是一个小而美的情况,相当于考生在另辟蹊径。

所以,建议每个网友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从两个维度进行考虑,这是一个大概的框架。

新浪会客厅:新高考改革之后大家选科其实还是跟自身的实力、自身学习的程度如何脱离不开。

潘昆峰:对。

新浪会客厅:您在研究中关注到大家在选科的时候,有关兴趣、爱好、优势的因素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新浪教育也是在新高考政策出来以后,一直在关注这些现象。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些学生,接下来我们跟网友一起来看一个小小的短片,看看当学生如果说遇到新高考选科的情况,他们到底会怎么选。

新浪会客厅:我们从短片中可以看到:大家在选科的时候,如果你先问大家会选什么,他脱口而出的是兴趣。但是如果谈论到高考或者是升学这样一个因素,大家其实在经过一个稍微理性的思考,可能说弃选比较难的科目,会选择相对容易得分的科目。对这种现象,您会怎么来看?

潘昆峰:趋利避害是一个正常的选择,经济学假设人是一个理性人:每个人都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我当然选择我最喜欢看的:比如我拿一本书,现在没有时间的压力,我想看哪本就看哪本。但是我要考试,我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怎么办?我可能就比较功利一些。功利不见得是一个贬义词,但这是一个人选择的常情。

我觉得不能用道德评价应该怎么选和不应该怎么选,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制度会让人们怎么选。如果制度没有足够的激励让人去选择一个喜欢的学科,那大家会自然选择去拿高分。毕竟高考在中国太重要了,从科举开始,中国就是一个考试大国。

高考是实现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代际的传承、代际的流动很多时候是通过高考、教育实现的。在面临这么一个强大压力的时候,为了考高分,会有这样的选择,我也很理解。问题是我们如何通过方法去引导、促进、激励他们,更好地做出正确选择。这个正确的选择,不光是对自己正确的选择,也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和整个未来的正确选择。

新浪会客厅:我们知道这次高考变革还有一个变化是等级赋分制。有这样一个现象,考生选择不同的科目,但是有同样的分值,但是有的科目容易拿高分,有的科目不太容易拿高分。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个现象?

潘昆峰:新高考改革后,最终显示在高考成绩单上的选考科目分数将不是考生的卷面分数,而是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折算的成绩。

浙江和北京是五档21级,上海是五档11级,最低40分,最高100分,每3分一档。整个人群中前1%的人是100分,考2%-3%的人群,这部分是97分,依此类推。赋分很好地解决了科目之间分数可比性的问题,同时带来考生趋利避害的现象。

假设选考是一场赛跑,跑得快不快相当于原始分,第几名相当于等级分。考生选择某些科目,相当于和苏炳添这样的实力选手分到一组,即使跑得再快,也不会拿到好的名次。

事实上,6个学科的选手的强弱常常是不同的,物理是选科的选手最强的一科,竞争压力最大;而相对来说,政治、历史的选科的人,整个语数外的成绩相对低一些,因此相对好得分一些。对于一个考生来说,选择某个学科能拿到100分,但是选高手云集的物理只能拿到70分,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新浪会客厅:这样一种情况下,考生该如何结合自身的兴趣还有科目的得分难易情况进行组合,什么样的组合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潘昆峰:怎么样的组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还是建议不要直接从功利化的角度考量这个事情。进入一个自主定制时代,考生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生想往哪儿走,这是你的大志。

王阳明先生讲“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你的大志在哪儿?这个应该是你的愿望:你想上什么样的学校、读什么样的专业、将来做什么样的工作?往下之后才能想“选什么样的科能满足它”,以及“我的科目组合怎么样才能让我上到心仪的学校”。是这样一种链条,在这样一种链条下,并不是简简单单功利的角度选物化生或其他科目。

新浪会客厅:从更长远、更高的角度看当下我们应该怎么破这一关。

潘昆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必须把自己的大战略想清楚,再去想我的选科怎么符合我的大战略。当然,从实际的角度看,去年上海、浙江考生选科的情况,绝大多数打破了文理分科。出现比较多选科的组合,像物理、化学、历史,上海有物理、地理、化学或者是物理、地理、生物;考生选择相对比较少的是跟政治有关的组合。考生物理选得多,是因为高校在这里面承担重要的角色,因为高校的每个专业有对专业选考的要求,选择物理可以满足91%以上的高校。

新浪会客厅:几乎所有科目。

潘昆峰:几乎所有科目。所以你在考虑选科组合的时候,要看看高校提出选考的要求,选哪个科能够满足最多的要求,就是你这个学科价值最大化。

简单地说,先考虑要不要考物理,其实物理跟其它科在新高考里是完完全全截然分开的两种类型。其它学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要求。如果不选物理,从个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讲,是不是要在中学对理科有所掌握,要不要考虑学化学或者生物,大概这样一个模式会比较清晰一些。

因为新高考带来的一个风险在于,它使得原有的文理分科打破以后,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可能是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个趋势事实上从国外发达国家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为什么?

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学理科的意愿在逐步降低,美国已经是这样的情况。从教育部的教育统计公报来看,2000至2010年,全国选理科的比例从将近70%下降了10个百分点,最近几年也是在不断地下降。我们课题组在2015年发现,从中西部某一个省的高考的数据来看,选择理科的考生已经到60%以下了。在新高考出现之后,选择传统意义的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会不会对未来的人才培养造成很大的影响,显然是会的。所以,对学生来讲要考虑自己的发展,也要考虑整个学科,学了这个会对未来带来什么样长远的影响。

新浪会客厅:还是回到当前新高考制度的设计对学生长远发展、自我长远规划眼光的引导,就是说一定要放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能只看当前的这样一个事情。

潘昆峰:对。

新浪会客厅:刚刚您提到当前理科选考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对理科STEM人才的需求依然是非常巨大的,就业缺口也是非常大的。学生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当前如何迈过高考这一关。高考已经不再是说对人生起百分之百决定作用的转折了。

潘昆峰:是的,你说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如何去遵循这样一种变化,特别是学生在选科的时候,可以说我选的任何的学科,我学的任何的东西,在将来十年甚至五年可能都没有太大作用,课题组也好,我也好,一直在强调理科非常重要,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在中学强化性的训练,从学术上来看,强化性的训练会对你未来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美国的研究,中学阶段参与高强度STEM学科的学生,会对未来的大学以及工作带来很大正面的影响。从我们课题组研究的结论来看,中学学理科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即使学文科,都不差于甚至更好于中学学文科的同学。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可以得到更高的工资。特别是对于贫困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有一种说法,你如果穷,你应该选什么科呢?只有你这一辈学了理工科,你的下一辈才有可能学文科,你的下下一辈才有可能学艺术。事实上,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薪资确实相对较高。根据美国2015年的数据,理工科比学其它的专业的薪资高50%以上。中国近期发布的一个调查也显示,就业薪酬排行榜20名的专业理科占了绝对优势,而就业最低的20个专业中,十几个都是文科。

即使出于各种原因不选择理工科,但是还是要认真地学,因为这是一种基础素养。考生在中学阶段打好学科知识的基础,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会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就业产生强有力的支撑。

新浪会客厅:刚才是从大的整体来说学生选科要考虑哪些因素,如果再具体到学生,学生又分为不同的层次,有的学生是各个科目都好,可能有的学生各个科目都差,还会存在中间梯度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科,会不会有考虑的点不同?

潘昆峰:在率先实施新高考的浙江、上海,对高分考生来说,物理基本上是必选的。上海的一个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前3000名的学生中,80%以上都选择物理,因为他们瞄准的是最优秀、最顶尖的大学,而清华、中科大等大学的大部分专业都要求考生选考物理。

而成绩中等的学生就会考虑如何避开强有力的竞争,拿到一个高分,进入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学校。他们在实际中表现为更为倾向选择一门化学或者生物,搭配传统意义上的文科。

再往下的学生选物理的意愿就非常低了,上海本科线以下的学生选择物理的比例大概只有20%,这里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考生弃选物理,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兴趣、实力的因素,主观放弃;另一方面,有些高中也会对考生整体选考科目做差异化的选择,来提升学校的升学率。

对不同的学生来讲,我的建议,即使你不选还是要认真地学,因为这是一个基础素养。

新浪会客厅:对,其实很多知识可能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在想我未来不做数学家,为什么现在要学这么复杂的数学计算公式,要去研究各个模型或者是函数,可能未来都用不到。可能地理,我未来又不做地理学家,为什么学这些知识?我曾经上学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个困惑。

但是当后有一次我去青海旅游,看到某处是一种植被的情况,可能是高原草甸的植被;转过山又是森林状态的时候,在中学时代学过的地理知识跃然于脑海之中。你会发现,曾经你学习过的知识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刻对你产生很大的作用跟引导。

潘昆峰:对,事实上学习我们不能把它进行功利化。前一段时间开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就是“学以成人”。我们戏称不应该叫哲学大会,应该是一个教育大会,学是一个完整的成人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它过分地跟考试关联,大家都把考试当作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

按照心理学的讲法,我们应该培养出一种更加开放型的或者是成长型的思维:我学这些东西是我对人生、对社会有更多的理解,对价值观要有更多的了解,是这样一个过程。

学以致用是一种层次,学以致知可能是更高的层次,这是真正关注的一个真理,真正关注的一个终极的问题,才能尝到真正学习的乐趣。

新浪会客厅: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来说,我们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和第三者的角度谈论新高考的这些事情,他们可能是接下来的参与者或者是亲身的体验者。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很难做出来一个客观、理性、具有长远规划性的思考。尤其是在前面访谈中,您也谈到,这些高中生他们因为在这个阶段年龄、心智、个人的经历、经验等等因素,也会导致他们的选择可能没有那么足够的具有长远的规划性,缺少客观性或者是我们所谓的更高远的大局性。

面对这种情况,这些孩子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点来选定自己的科目、来确定自己的组合会比较好?

潘昆峰:选科是制度化的东西,会约定你的时间点。比如,你在某一个时间点必须选择某一个科目。以前我们讲文理分流,更重要的是你内心的文理分流,你自己定位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哪方面有优势、有特长的人。

什么时候该分流基于考生自己什么时候想清楚,越早想清楚越好,越早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越好。并不是说必须要到最后那一刻达到某一个时点了,考生才去把高中的这个规划做好。考生初中的时候就能想清楚,未来我的人生就要朝这个方向走,很好,完全可以。王阳明先生5岁就想清楚了,周恩来也是很早就能想清楚我的未来要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如果学生心智没有那么成熟,没有想清楚,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职业规划的方式,参加一些职业规划的课,对自己做一系列的测评,看看你适合做什么。考生的性格、特点适合在哪一行业发展。从调研看,浙江、上海包括现在各个省都开始有职业规划的课来进行教育。

新浪会客厅:需要吗?

潘昆峰:15、16岁的高中生就需要做职业规划吗?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质疑,但事实上这个一点都不早。

我们再看美国和英国这些国家,年初的时候我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专门去剑桥郡的文法学校去看,11岁的孩子在校园里到处张贴着各种职业体验。卡车司机的职业、厨师的职业、医生的职业,具体的各种课已经非常健全。后来我一问才知道,他们不是从11岁开始,他们现在有从5岁就开始,他们的小学从5岁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美国也是一样。

我惊喜地看到,像上海前一段也开始把职业生涯规划往前提,从小学开始做。

所以,新高考是一种倒逼的机制,逼着你必须高中就考虑职业生涯规划。事实上我们应该再往前把职业规划再提前,从小学就开始把未来的事情想清楚,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隅,什么时候该去做好你的准备呢?越早越好。当然这个准备后来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没有关系,开始就要想清楚。

新浪会客厅:其实越早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优势,便比别人更早地跨入这个领域,你的经验,所接受的知识的深度、广度更有优势一些。

潘昆峰:对,通过选择性,能够让人更加有主动性,主动性跟智商是另外一个层次的概念。你的主动性很强,有强大的激情推动这个事情,常常比智商更加重要,比考多少分更加重要。

新浪会客厅:新高考就是由上而下对未来的学生进行一个引导。

潘昆峰: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新高考不仅考的是知识,还考了你的选择。你会不会选择,你能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你会不会看到旁边的人走了另外一个捷径,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改变你的选择,这都是新高考带来的影响。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现在的新高考不光是选分,真的是选人,从选分到选人的过渡。因为每个人都是实实在在的,他的选择是不同的,他通过坚持自己的选择,通过选科,通过参加三位一体等等综合素质评价,他就达到了最后的目标。

新浪会客厅:学生个人的心智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学校、老师或者说家长,他们应该怎么样给学生辅之一些适当的引导呢?

潘昆峰:这个比较重要,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特别关注信息比较闭塞的地区、贫困地区的考生,他们不知道做长远的规划。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越是贫困的人,他的长远性规划就越少,这是贫困文化的影响。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越是这种情况其实越应该考虑长远。家贫出去打工也不挣多少钱,应该读书,寻求长远的发展。这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不管是高校、中学、老师还是社会公益、政府,都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帮助学生选择。比如我们都知道理科萎缩会对未来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不妨通过一些资助的方法,通过一些调整分数的方法,甚至加强通过自主招生等等这些方法,让人更愿意去选择。西方一些国家如果中学选择STEM课程,给你补贴,我不是说中国直接补贴,而是说可以通过这样激励的方法。

新浪会客厅:有类似的一些方式。

潘昆峰:有类似的一些方式。我不建议回到以前的方式,理科学的少了,理科素养下降。有了这个选择就有了这个自由,自由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你在自由选择的时候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在给考生选择自由的情况下,如何给他一个助推,让考生在自由选择的时候又能够选择得比较好,就要精细化。

比如,现在上海、浙江面临物理选科大幅下降的问题,他们就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物理选考的人数有一个基本的保障,浙江是6.5万人,上海1.5万人。如果选的人少了,分母还是按照6.5万或者1.5万,让更多人敢于去选。类似的政策可以设计出来很多。

新浪会客厅:新高考还是为我们之前的高考制度带来了很多令人可喜的欣喜的变化,但是在我们逐步实行执行的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点是需要适当进行完善和调整的,这个可能也需要在学生和家长的结合下去报考。2017年是新高考的元年,2018年有更多省份推行新高考,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在采访之前我也了解到,潘老师在本科其实念的是理科物理学,但是到自己开始直博读博士,现在关注的是教育学的这样一个领域,是从理到文的这样一个转变。高考可以说对我们未来成长、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是我们整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但是没有人生的哪个阶段可以说会对我们起到百分之百完全决定性的影响。

潘昆峰:对。

新浪会客厅: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考生和家长其实也是可以进行一个更有大局性、更长远的规划。除了要考虑高考的通关,更长远的收益才是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思熟虑的一件事情。

潘昆峰:这就是倒逼也好,或者助推也好,高考牵一发而动全身,牵的这一发,把整个人生的全身都动了。通过这样,就必须从小去思考这个问题,把整个人生给串起来,通过选择,让你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所以,我特别鼓励的是,每个孩子、每个高中生自己去做这样一个选择,你去看一看到底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科。你未来想上什么样的学科,自己想清楚,而不光把这个事情推给父母、推给社会机构。自己承担自己的任务,因为你已经在高中整个层次上有能力也应该承担。同时,这样一个选择,不能把自主定义的模式玩成了一个缺损模式,这就不是这次高考改革想达到的目的。

高考改革虽然是一个考试,但它同时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我们希望这样一个高考的改革,真正能够在教育人上承担起更大的作用。这不仅仅是一个考试,更重要的是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新浪会客厅:而且我们现在大学也是承接新高考制度,推出了大类招生的模式,包括学生入学以后再进行具体化的专业选择,像中科大或者是清、北这样的高校,对学生入学以后的转专业,都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潘昆峰:对的,高考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也动到了大学。大学必须根据中学生选考的情况,以及他报志愿的情况,带来他的整个知识水平结构的差异,重新设置大学的教学模式,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不光是清、北,人民大学也是,在人文学院已经开始打通,人文类的学科已经打通进行培养。华东五校都进行了相应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后期分流。有些高校刚开始还没有意识到高考会带来这么大的一个冲击,但是等意识到以后,就必须从招生到培养、到就业,变成一个重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为什么要重塑呢?新高考选科后,学生选考的科目中可能只有一门满足大学专业,另外两门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不搭边,因此大学必须要重新设定你的课程体系。

另外,高考的时候填报志愿,专业+学校合在一起,使高校的冷门专业有可能招不到人,直接断档的风险是存在的。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把一些专业打通,逼着高校不能再搞这种花盆式的专业设置,必须是一个大的土壤放在一起去培养,各自成长出一棵大树出来。这很好,这就是高考带来整个新高考的调整,整个对教育体系带来整体的触动。

新浪会客厅:所以学生在高考的时候,不仅仅考虑自己高考的这个阶段,还要真正参与进来,去了解高校的一些政策、招生的机制,对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发展方向都要有一个深度的了解。

潘昆峰:对。从高一甚至没有上高中开始就应该了解大学。

新浪会客厅:非常感谢潘教授今天对我们的解答,我相信很多考生和家长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之前的高考我们可能只是从高考出发,这次潘教授的解答,让我们看到应该有一个更长远、更高的点来考虑这件事情。

再次非常感谢各位考生家长和各位新浪网友的关注,大家后面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新高考的信息,可以关注新浪高考的官方微博帐号——高考快讯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本次《新浪会客厅》就到这里了,非常感谢大家!

二维码最新.jpg

版权所有 北京学信信息科学研究院 © Copyright 2013- 2020 www.xueyeguihua.com 学业规划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许可编号京ICP备190528880号

客服热线:400-686-8880 平台合作 商务合作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