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被退档、滑档。那么,什么是退档、滑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释下!
一、认识退档、滑档 1、退档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高校实行分批次录取考生。在每一批次录取时,高校将不符合录取规则考生的电子档案退回省招办,称为“退档”。 2、滑档 滑档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所报考的所有院校的调档分数线,直接进入下一批次的投档环节,称为滑档。 二、造成退档、滑档原因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3.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等。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对于相关科目的要求。 4.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和高校的招生简章。 5.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至五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6.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填报志愿时要拉开梯度。 7.忽视下一批次院校的填报 下一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特别是有不少学校的特色专业在全国都赫赫有名,录取分数会比本一线还高。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下一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8.过分重视专业 不服从调剂,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 9.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退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0.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1.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学校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版权所有 北京学信信息科学研究院 © Copyright 2013- 2020 www.xueyeguihua.com 学业规划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许可编号京ICP备1905288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