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但随着社会逐步发展,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争相从教——2021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有660.08万人,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增长到70.3%。教师热带动着师范报考热。以“优师计划”为例,2022年“优师计划”师范生共招收11418人,比2021年增长19.8%,其中,6所部属师范大学招生增长61%;华东师范大学一志愿填报人数共17723名,招生数与报考数之比约为1∶141。无论是教师热还是师范报考热,都离不开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发展与教育培养。让我们一起了解其“魅力”所在。
一,专业解析
小学教育专业学什么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主要围绕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开展,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中外教育史、中国文学、现代汉语、音乐基础、美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小学教育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综合性知识结构,掌握全面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
由于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体系、专业侧重等不同,在课程设置上也有所差异。如想了解高校的具体课程设置,考生可登陆各招生院校官方网站查看。
教育学、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师范)专业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学是教育学类专业的基础。教育学专业并不专门研究某个学科(如语文、数学等)的特点与教学教学方法,更多是研究“教”“学”现象和问题,解释教育规律,主要培养教育相关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与教育学的“非师范”属性不同,小学教育是货真价实的“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小学各科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师范)专业在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别。如首都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设有“小学教育”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乐学”小学教育、“美术学”小学教育共七个方向。天津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师范)专业实行“综合多元(1+1+2)”培养模式:大学前两年为综合培养,第一年奠定教育学基础,第二年分文科、理科、英语三个方向;后两年为多元培养,分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思品辅导员等模块。
二专业与就业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
46000-48000人
男女比例:
男12% 女88%
“教师热”的最直观表现就是教师资格考试热度持续高涨: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报考人数实现10年翻66倍。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教授介绍,教师职业的稳定性、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身份认同的强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师范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与党和国家对于教育、教师的重视分不开。
多项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利好政策树立“尊师重教”社会风气。《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计划行动计划(2018-2022)》等政策,对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起到关键作用。
教师需求量稳定增长,就业保障度高。有就业吸引力的大城市人口虹吸力强,优质教师需求多;多项政策助力中西部基层教育发展,如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计划的实施,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基层任教。
教师待遇提高,提供较好就业预期。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提升教师待遇水平。2021年全国已有2846个区县的预算安排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地方政府和学校为引进人才,纷纷出台提供优厚待遇保障的政策,如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安家费,为配偶解决工作,为子女解决入学等。
就业方向多样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如到公立/私立小学任职小学教育各科任课教师;在一些大中小型的教育机构以及与特殊教育相关机构从事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任职中职院校、高校教师,讲授小学教育专业课等;在社区文化特色学校担任学习管理师、教育咨询师、课程顾问等。
毕业生也可从事其它工作,如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教育行政单位,或到出版社、网站等公司从事编辑、文案或策划、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增强、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更多高学历毕业生加入到教师队伍成为必然趋势。这一状况会对本科学历的师范生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因此不少成绩优异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如继续攻读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或攻读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未来的路怎么走
做好职业规划,发展专业能力
为实现更理想的就业,需要本科师范生做好职业规划:立足发展、服务社会、精准定位,通过提升专业积累和深化特色成为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李雯表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很重要。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学科专业性主要体现教师在特定学科领域知识积累的丰厚程度,主要形成于职前教师培养阶段。伴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随之提高。目前一些高师院校探索的师范生本硕贯通的4+2培养模式、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等通道,为本科师范生搭建了提升学历层次的平台。
教育专业性则主要体现在教师驾驭教学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上,主要形成于职后教师发展阶段。伴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会不断提升。师范类高校与基础教育领域逐步深化的战略合作,如开展校地合作,建设师范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高校推动“双减”实践研究,如发挥综合学科优势为中小学提供非学科类课程和兴趣特长教育支撑,提供职后培训、家校共建等方面服务……为师范生搭建了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平台。
投身基层教育事业,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实现更大范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了让教师热的阳光照进乡村广袤的土地,不少地方推出系列举措吸引人才扎根基层从教。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进一步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壮汉双语教师培养计划”力度,为乡村学校培养“一专多能”教师;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切实解决高校优秀学子不愿从事乡村教育的痛点、难点。
三报考指南
院校培养各具特色
近几年,我国持续探索本科师范生培养的转型升级,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多元化,体现在各具特色的院校专业培养。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是全国最早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的院系之一,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率先启动书院制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课程体系,形成了儿童取向、大小协同、综合培养、主兼多能、全程实践、注重研究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获批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是省重点专业、省特色专业,有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实验基地,已形成“教育科研训练纵贯全程、系统扎实,实践能力培养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专业优势与特色。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通过中期审核专业名单,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考生选择范围进一步扩大。
截止2020年,有299所本科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其中,既有本科院校也有高职院校。如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考生在选择报考时,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身体条件和特殊要求
小学教育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患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疾病者,不宜就读教育学类专业。
另外,有些院校依据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学习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对考生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北京城市学院在《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中规定:女生身高不低于155厘米,男生身高不低于165厘米,体态匀称,动作协调;五官端正,无斜视,无色盲、色弱,无纹身;听力正常,两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肝功能正常,无任何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等问题。考生在报考时要认真阅读所报院校的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