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那些从小就不太听话,敢于表达想法和意愿的孩子,相对于听话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意志更加坚强,做事更有主见,敢于承担更多责任,也更有机会成为社会精英。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只有父母与孩子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孩子才会既听话,又有主见。
作为家长我们从哪几方面去培养孩子的主见呢?
首先,家长要把爱孩子与控制孩子区分开来。要明白,孩子总有一天要独立,要与自己分离。因此要节制自己的控制欲望,不让自己的爱将孩子密不透风地包裹起来。只有这样,父母才会理解孩子也有独立人格,有表达意见的权利,有时可以“不听话”。
其次,家长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搞一言堂,凡事大人说了算。要充分尊重孩子,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愿意和喜好。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多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培养孩子的决断能力。
第三,要给孩子说“不”的机会。允许孩子提反对意见,并说出理由。鼓励孩子尝试。如果尝试成功,给予充分肯定,即使失败,也要与孩子共同面对,并完全接纳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因害怕不成功而表现怯懦。
第四,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设定底线。孩子按照这个标准,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学会自我控制,也学会听话与否。
总之,家长要把握孩子“听话”的度,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听话,又有主见和决断能力的孩子。